• 雲端網校
  • 給我們發郵件
  • 我們的Line
  • fb

家庭生命週期 | 找回家的力量

家庭生命週期 | 找回家的力量

生命週期是一個充滿挑戰與學習的旅程,家人如何彼此陪伴一同走過旅程的不同階段?

每個家庭都是有韌力的,透過問題會經驗到關係的韌力與力量,這是生活中很重要的寶藏,每個家庭都可以去看,是怎樣帶著這些韌力在困難中前行的。家庭若是只看問題而看不到問題的背後所帶來的深遠意義、可能性與韌力,可能我們只會停留在問題的建構中。

▫創造獨特的家庭生活

我和先生即將走過婚姻的第30年,我們越來越覺得,婚姻當中的點點滴滴都不是理所當然的。
有即將結婚的學員邀請我給他們一些祝福,我想到的是:好好去創造屬於你們的獨特生活。
因為每個家庭都有不同於主流的美滿,沒有標杆,我們無法用慣常的幸福的“標準”要求每一個家庭,因為每個家庭都有不容易的地方:贍養老去的父母、照顧新生的孩子…… 在關係中不斷拓荒。
曾經有一個學員在上完我的敘事課程后,她的丈夫開車來接她,她上車后對丈夫說:「謝謝你開車來接我。 “丈夫很驚訝,開玩笑說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嗎? 她問丈夫,這樣被感謝的感覺怎麼樣,丈夫說還挺不錯的。

因為在關係中,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,每一份點滴的付出都值得被看見。

▫看見父母的資源

我們都在經歷長輩沒有經歷過的事情,就像是一個探險家。
養育一個孩子和三個孩子的差異是很大的,獨生子女的境況是很多老人家們沒有經歷過的

我們很難去指責一個父母沒有好好照顧他們的孩子,因為大家都是在第一次經歷這些情況。

我有一位學員是大學心理輔導中心的老師,遇到學生有一些困難需要邀請父母的時候,常常不知道怎麼邀請父母比較好。 如果我們帶著「孩子的問題也是父母的問題」的想法去看父母,父母往往不想來。
但是每個家庭都是有韌力的,在面對不同情況、挑戰的情況下,也在堅持往前走。

父母的身上是有很多資源的,在面對孩子的挑戰的時候,老師是請父母來説明,一起找到資源往前走。

有時候,老師在和父母電話溝通的過程中會遇到焦慮、生氣,但我們也可以去珍惜這份焦慮與生氣,因為這些情緒的背後,是父母想要去幫助、關心孩子。
曾經有一位小學老師,在一次對話的活動中,試著去站在一位母親的角度去接受同伴的訪問。 平日裡,他常常覺得這位母親有很多地方沒有做好,但是當他轉換角色的時候,發現這位母親太不容易了,不僅需要面對自己生活的困難、個人成長的創傷,也需要陪伴孩子去成長,是很不容易的。

▫尊重老人的生命脈絡

陪伴老人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議題。 老年人的生活是很不容易的,記憶力下降、身體機能下降,要在這樣的進程中一點點習慣,去繼續生活。 我們很難理所當然地要求他們。
有一個學員的媽媽很愛乾淨,家中里裡外外也都收拾得很整潔。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,媽媽反而變得不一樣了,洗澡的頻率也變低了,她很不理解。 後來才知道,人老了洗澡也是不容易的,腿腳不方便,而且很冷。 這對老人家的身體來說是蠻困難的。
有時候,我們的想法和老人家會不一樣,但是不是就需要強制他們扭轉想法,認為我們的想法就是對的呢?

每個人都有自己生命的脈絡,老人在那麼久的生命歷程中,也受到多元文化影響,他們的想法是有時代的印記和獨特的脈絡的。

比起否定他們想法、說他們的想法是過時的,我也可以傾聽他們想法的脈絡,肯定他們的在地智慧。

每個家庭都是不容易的,在面對困難和挑戰的過程當中一點點創造自己的獨特美好

看到痛苦中的資源,尊重每個人的脈絡,共同面對生活的挑戰。